古树名木是城市历史的“活化石”,更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保护古树名木,就是维护生态平衡,传承历史文化。近年来,西昌市不断加强生态保护工作力度,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通过数字化、科技化、智能化管理,为辖区内百余株古树名木建起“生命防护网”。
“这株黄连木已经有病虫害了,必须采取复壮救治工作”。4月10日,西昌市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修复股负责人张孝辉带队在泸山检查古树名木时发现一棵百年古树已经被严重侵害,他吩咐工作人员在现场记录好详细数据后,及时上传至《西昌市古树名木信息管理查询系统》,建立起完善的“数字档案”,便于对每一株古树进行及时保护救治。
2020年1月1日起,四川省通过立法对全省古树名木进行保护,也是在同一年,西昌市启动了对全市古树名木挂牌工作,每一株古树身上都挂着自己的身份信息,分属什么科,树龄有多少,一目了然。此外,为了方便管理,西昌市还利用科技手段,在手机APP端口就能实现对每株古树的位置,健康状态等信息实时动态查看,一旦古树受到火灾威胁,远程火灾监控报警系统就会被触发,消防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救灾。
目前,西昌市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有929株,分属20科33属37种,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些古树,西昌市还创造性地推行了“古树名木保护+商业保险”机制。“除了购买保险,我们还通过制造画册、拍摄专题片等形式,强化宣传引导,号召社会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张孝辉表示,保护古树名木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久久为功,号召社会参与进来,才能守护好生态记忆,让城市发展的绿色本底更足。
(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吉木小黑 邢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