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岭诱敌
2025-04-13 09:11 来源: 凉山日报
举报

泸沽分兵后,红一军团参谋长左权和红二师政委刘亚楼率领红二师五团和红三军团十一团及军团侦察连组成佯动部队,经冕山、登相营、翻越小相岭,过越西向汉源的大树堡挺进,直插大渡河。任务是伪装成红军主力,担任佯攻,吸引和钳制敌人,以掩护红军主力经冕宁,从安顺场抢渡大渡河。

1935年5月21日凌晨,佯动部队进入喜德登相营。红军到达登相营后严守纪律,不扰百姓,露宿于街头巷尾,在房前屋后抓紧休息,黎明时即向九盘营进军。

九盘营是登相营至小相岭之间的—个重要驿站,地形险恶。深涧上与两边栈道相连的小木桥,敌人只需要很少的兵力设防隘口,就能封锁通道。设防隘口的除国民党24军30旅廖全廷一个排外,还有越西白泥湾劣绅廖金廷、廖春波父子的地方反动武装几十人与之配合扼守,总兵力约150余人。

为防止红军大部队袭击和通过,便于联络增援,国民党越西县政府县长兼防卫团长彭灿,在上峰的部署下早已架设了越西县城至小相岭的电话线。岭上守军虽早就听说红军已到西昌,加强了警戒,但未预料到红军会来得如此神速。

摸清敌情后,左权参谋长决定组织一支突击队,配备轻武器,偷袭九盘营,全歼岭上守敌,既造成红军大部队从越西过境的诱敌声势,又为后续的刘亚楼、张爱萍所率部队开路。于是,确定三营长梁兴初和侦察科长刘忠率队实施偷袭任务。梁兴初和刘忠商议后,决定由侦察连便衣队长范昌标和手枪班班长陈信忠带领手枪班全体战士及部分侦查员,约一个排的兵力,化装成当地老百姓,执行偷袭任务。

黎明前夕,偷袭战斗打响。熟悉此地,给突击队带路的老乡引着突击队抄小路隐蔽迂回前进。接近岭上时,发现敌人已将原来的大路挖断了,于是又绕行了一段路,便清楚地看见隘口桥头上的哨兵。

范昌标带着突击队员们神不知鬼不觉地绕到了石梯子上方,居高临下消灭隘口的敌人。陈忠带手枪班冲进碉堡,碉堡里的敌人不多且还在打牌、抽大烟,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都做了俘虏。

这时,左权参谋长带着大部队,冲过木桥,登上九盘营,指挥部队迅速消灭了负隅顽抗之敌,押着俘虏,向越西城前进。

红军未到越西时,越西县长和平日里耀武扬威的官兵们弃城而逃,城里的大户豪绅们也纷纷收拾细软,携家带口,躲往偏僻的彝寨和离大路较远的乡下。一时越西县城人心惶惶,连一些不明真相的穷苦百姓也躲的躲,藏的藏。

红军进入越西,不入民房,不扰民众,和蔼可亲,“红军好啊”的心声一传十、十传百。

红军在越西,释放了关押在监狱中的“质彝”,焚毁了反动政府剥削压迫各族人民的田赋粮薄等文书档案。广大群众欣喜若狂,“红军卡沙沙!”的欢呼声响彻城乡村寨。

红军在越西,认真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越西人民知道了“一切夷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的道理,了解了红军是解救穷苦人的队伍。越西人民欢迎红军,拥戴红军,主动配合红军行动。

红军在越西,宣传抗日救国,千余名越西各族儿女踊跃参加红军。

几天之中,南箐王占友、王元金,大瑞汤国林、王作义、张华锋、蒋开浦,中所蒋德富、周耀武、李木林、陈福生,城关马祝鑫、杨诚坤、权纪周、张志成、何长海,河东潭发贵、郭文海,王家屯孔健康、王海民,大屯王东放,后山陈占英、蒋国全,保安王占清、蒋君,梅花潘占云等参加了红军。

在越西,红军组建了几支游击队,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人民日报1982年2月21日5版登载的悼念王观澜同志的《永别了,观澜同志》一文中写到:“在越西由少奇同志谈话后,组织上决定观澜同志在越西组织地方武装,开辟游击区,经过发动群众,建立了100多人的越西游击队(内有彝人一个班),观澜同志任政委。”

在青杠关,彝汉群众和红军一道追歼国民党逃窜之敌,后组建“越巂县青石沟游击队”;在保安,红军帮助当地群众组建了四、五十人的游击队;在海棠,红军消灭了逃窜之敌后,建立“越巂县赖溪沟游击分队”。

(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吉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发表
暂无评论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