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昌县乐跃镇半站营村芝麻地举行了一场以"练为战、战为安"为主题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战技能大比武,全镇13支队伍、142名扑火队员展开了一场装备操作与团队协作的“硬核较量”。此次比武以实战为导向,重点检验防火装备使用及应急处置能力,为筑牢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墙”注入强劲动能。
以“战”为令:千锤百炼锻造防火铁军
演练中,参赛队员统一身着沙漠迷彩服,携水泵、水带、背包、储水囊等装备集结现场。乐跃镇主要负责人在动员中强调:“森林防火没有‘暂停键’,必须通过实战化演练,让每一台设备‘活’起来、每一名队员‘强’起来!”
比武共设“水泵接力突围战”“跨村联动攻坚战”“负重越野耐力战”三大科目,2台水泵、210米水带等装备轮番上阵,裁判组通过稳定出水用时长短进行排名。
装备论英雄:科技赋能破解防灭火难题
在核心科目“水泵接力突围战”中,各队需在指定地点完成水泵架设、水带铺设、水泵稳定出水及设备回收全流程。铜厂村初期火情处置小组凭借“三点一线”校向法,仅用1分28秒便完成210米水带精准投送,水柱直击出水点。裁判员紧盯计时器读数,“这场比武重点考察装备操作熟练度,倒逼队员从‘会用’向‘精用’升级。”
跨村联动科目则考验临时组队能力。通过随机抽签,红星村与乐跃沟村组成“跨界联队”,面对陌生队友,双方迅速分工:年轻小伙子肩扛水带冲锋,“壮汉”抬水泵,老队员用自制“轮胎皮防脱扣”加固水带接口。最终,这支临时队伍以“零失误”表现摘得联动组冠军。
以“训”促防:短板变跳板,经验成教材
比武现场,一批“土办法”与“黑科技”碰撞出智慧火花。乐跃沟村队员利用废旧轮胎皮包裹水带接口,破解了水带易脱扣的难题;镇级扑火队派出无人机,实时监测“火情”;红岩村小伙钟世刚更在负重越野赛中,总结出“背包压肩快频小步”的省力口诀,成为全镇队员体能训练新教材。
“暴露问题才是比武的最大价值!”乐跃镇主要负责人在赛后总结会上直言。通过比武,全镇共梳理出装备使用不精细、体能训练不足等2个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乐跃镇已纳入下一步整改计划。
此次比武吸引了联系县领导、11家联系部门联动参与。卫生院现场演练伤员急救,派出所模拟发生火情时的交通管制,形成“防、救、治”一体化应急体系。“防火是全民责任。”半站营村村民张先生在观摩后,主动报名加入村级防火宣传队。
据悉,近年来,乐跃镇建成防火通道351.44公里、安装钢制水池696个、摄像头197个,配备无人机1台、执法记录仪76台,设置瞭望哨6个、防火检查站3个,通过“人防+技防+物防”手段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文/胡月 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吴斗鹏 图/刁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