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2024年,西昌以时光为笔,书写赶路人的真挚情怀;以初心为墨,书写出团结奋斗的时代新篇。
这一年,“三篇大文章”“强州府计划”,西昌“向心力”越来越强: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总牵引,统筹做好“三篇大文章”,持续推进“强州府计划”,扎实开展“三大主题年”行动。
这一年,高质量发展风劲帆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海阔天空,西昌“贡献力”越来越大: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为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年,“创新活水”激活力,“勇立潮头”展宏图,西昌“品牌力”越来越响:连续四年上榜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再进6位,位列第79位,居全省第一。成功创建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品牌越来越响亮。
这一年,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农文林文旅融合发展,西昌“影响力”越来越广: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第25位、全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17位、入选全国第二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
……
灼灼韶华,笃行致远。2024年以来,西昌始终以“强州府计划”为抓手,紧扣资源能源、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三篇大文章”,实现农业稳基、工业提质、文旅领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力,打出经济发展“组合拳”,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幅产业兴旺、实干争先、活力迸发的经济画卷在西昌铺陈开来。
培育发展动能
新质动能持续聚集
一年来,西昌培育发展动能,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
新质动能持续聚集。实施西部商业航天港“一号工程”,编制完成“3+3+1”规划,航天高端制造产业园一期核心区启动建设,各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链上关键项目加速推进,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认定省级化工园区,西昌钢钒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创润公司锻造出世界最大高纯钛金属锭。上榜2024年全国县域新型工业化综合实力500强第257位。
项目建设蹄疾步稳。争取到位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新增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15.48亿元,增长723.58%。有力推动82个在建项目、139个新开工项目大干快上,产业类项目占比达到32%。上榜2024年投资竞争力百强县第79位。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组织参与各类招商活动230余次,签约总金额306.64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产业类项目17个。
厚植经济支撑
经济企稳回升
一年来,西昌厚植经济支撑,在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上取得新突破。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持续开展“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81亿元,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户,总户数达113户。
现代农业稳步提质。完成粮经复合套种20.24万亩,粮食播面62.78万亩,产粮25.05万吨,保耕稳粮成效显著,建成“天府森林四库”林下经济示范片1.2万亩。做强精深加工,加工粮油、肉品、苦荞食品等农产品4万吨以上。新认证“两品一标”2个,农产品附加值提高至27亿元。
消费潜力加速释放。大规模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兑现补贴9207.63万元,精准发放消费券12轮7517.52万元,拉动消费超10亿元。举办汽车文化节、烧烤节等主题促销活动13场(次)。“五大城市商圈”全面焕新,“夜间经济”“首店经济”蓬勃发展。完成服务业升规入统180户。全市网商增至2.36万家。销售商品房57万平方米。入选2024年全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县、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
特色文旅质效双升。建昌古城二期完成更新,邛海之滨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唐园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礼州镇入选百年古镇保护名录,大石板村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第四批天府旅游名村。缸窑新村农文旅融合示范区等5个新晋旅游打卡点集中亮相。火把月与足球嘉年华惊喜“碰撞”,活动整体传播量超50亿。邛海湿地马拉松打破十年赛会纪录,成功升级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大凉山西昌民族电影周等文化盛宴精彩纷呈。全年接待游客数量、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3.22%、16.76%。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第25位、全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17位。入选全国第二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
推动城乡融合
促进均衡发展
一年来,西昌推动城乡融合,在促进县域均衡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乡村肌体更加和美。借鉴“千万工程”经验,集中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0个。实施农村土坯房大砖房改造22659户,其中,自发搬迁户13036户。新建农村道路84.7公里,整治次差路74.53公里,加装农村公路防护栏149.7公里,村组通硬化路率达100%。127个行政村5G信号、4G网络、光纤全覆盖。70%行政村(社区)建成数字化治理平台。改厕1.5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9.97%。全域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获得省级优秀。
城市品质显著提升。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入拟命名阶段。打好城镇补短三年行动收官战,精修细补十项民生工程有力实施,航天大道东延线至北环线连接道路、迎宾大道北段道路等80个项目竣工,打造特色文化街区3条,新增口袋公园3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88个,增设既有住宅电梯30部,完成“瓶改管”930户,改造燃气管道70公里、供水管道4.2公里,改造城区易涝点位8个、排水管网21公里,新增海绵城市建设面积1.09平方公里,达到建成区总面积45.6%。
老城实现有序更新。完成《安宁新区城市设计及详细规划》编制,新城轮廓清晰呈现。城市面积达5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70.48%,常住人口突破100万。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一批水利工程建成投用,乡村水务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全面深化改革
解决短板弱项
一年来,西昌全面深化改革,在系统解决短板弱项上取得新突破。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1279项行政审批事项“一站式”办理,审批材料减少36.82%,办理时长缩减79%;110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园区办”,争取留存电量6.7亿度,兑现奖补资金3.1亿元;用活5000万元应急转贷资金助力企业发展;搭建政银企常态化对接工作机制,协调银行促成企业融资73笔、75.6亿元。落实工业用地弹性供地政策;扎实开展“清风护企”“检察护企”“安商护企”专项行动;新注册市场主体14336户;连续两年获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
重点改革有力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财税体制改革深入实施,构建起“大财政”收入管理格局,健全“集中财力办大事”支出保障机制。开展国企“3+11+N”分离整合,实施放权授权、企业混改,重塑二三级利润中心,实体化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稳步提升。高质量完成国家部署“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两项试点任务。抓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试点,销号7236宗、复垦100.81亩,连续三年入选四川省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开放空间不断拓展。赴成都、重庆、宁波举办城市推介会,扩大与北京西城区等友好城市交流往来。培育新增有外贸实绩企业2户,实现增收12.81亿元。与攀枝花海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航空、动车吞吐达97万人次、1100万人次。全州首条低空航线——西昌至成都支线物流运输航线成功首飞,西昌葡萄首次搭乘中老班列出口泰国。
改善民生福祉
温度可及可感
一年来,西昌改善民生福祉,在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上取得新突破。民生支出超7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以上。省、州、市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入选全国首批、全省唯一共同现代化试点县。
脱贫成果有效巩固。实施就业转移、以工代赈、消费帮扶等八大增收工程,低收入组脱贫群众7624户3.6万人、新增监测对象233户1026人全部实现收入正增长。
民生温度可及可感。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8393人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6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26.21亿元。医保参保人数达61.38万人,参保率保持在99%以上,为群众报销医疗费用7.76亿元;足额发放各类补贴、津贴、救助等1.37亿元;符合条件退役军人安置率达100%;开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增值服务2800人次、困难老人居家养老服务9000余人次,完成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17户、特殊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50户,实名认证日间照料中心33个。发放购房补贴1003万元、租赁补贴1064万元;实物配租公租房2446户,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2.32万套,回迁3387套。9个“保交楼”交付4676套、交付率达100%。退役军人、“三属”人员免费乘坐公交,本市老年人免费乘车年龄下调至65岁。
教育更加优质均衡。新办幼儿园3所,新增各类学位720个,设立学区7个,新招考教师567名,培训教师1万余人次,成功创建全省教师综合发展改革实验区。
健康西昌提优扩面。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健康四川高质量发展试验县”,电子健康卡累计诊疗应用233万余人次。血防监测高分通过国家验收。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8.3%。
强化风险防控
提升安全水平
一年来,西昌强化风险防控,在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上取得新突破。
坚决守住安全底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整治各类安全隐患4029个,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全链条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救、查、督”闭环管理,积极探索绿色防火机制,试点打造林下经济示范基地6个,牢牢守住“两个不发生”底线。核销地灾隐患22处,实施水毁修复96处,避险搬迁9573户,成功应对12轮强降雨,有效避险转移群众3.98万人次,连续16年实现安全度汛“零伤亡”。
坚决守好生态红线。迈好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县(市)步伐,入选“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97.5%。清理整治河道720公里,建设生态岸坡10.8公里,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功能区保持II类及以上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邛海入选联合国聚焦湿地保护项目示范点。
土壤环境保持总体稳定。有序开展国土绿化和“补天窗”行动,完成营造林2100余亩、森林抚育1万余亩,治理水土流失3万余亩。坚决守牢耕地红线。全面推进存量违法用地整治“清零”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整治恢复永久基本农田1000余亩、耕地1万余亩。
深入开展“谋治”“夏季治安整治”行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禁毒攻坚、电诈治理,一体实施“打防管控”各项措施,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95万件。查处收受高额彩礼5起,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新风加快形成。
坚持党的领导政府
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一年来,西昌市人民政府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实施“干部作风建设年”行动,提升行政效能。
持续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广泛接受审计、社会和舆论监督。
高质量办好市人大代表建议(议案)169件、政协委员提案(意见建议)329件。坚持“过紧日子”,三公经费压减23.86%。(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张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