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作为城市精致生活的代表,早已占据了人们的味蕾。在道孚县,咖啡却承载着超越味觉的意义。当都市人在连锁咖啡馆追寻咖啡的传统记忆时,川西高原的藏式民居里,一杯杯融合酥油香、青稞甜的高原咖啡,正以文化赋能与业态创新的双重魅力,重新定义乡村振兴的“味道”。
老藏房里的新经济:
民居变身“咖啡馆”
道孚县素有“中国藏民居艺术之都”的美誉,独特的崩科式建筑以原木搭建、雕刻彩绘装饰闻名。2021年,随着道孚县乡村旅游发展浪潮的涌起,索郎拥吉抢抓机遇,将位于道孚县八美镇的闲置民居改造为凸仓咖啡屋。咖啡屋保留传统藏式木结构,增设手冲咖啡操作台和观景露台,搭配上黑帐篷、土墙等特色装饰,既能让客人观赏到道孚民居原木“榫卯”建筑的特点,又能在咖啡的氤氲香气里感受现代生活的轻盈。
如今,在道孚县,大家依托藏式民居发展“家庭”经济,打造“村咖+民宿+自营地+”的创新模式,民居变成“咖啡馆”“民宿”“餐吧”等,全县评星定级民宿300余户,改造提升“村咖”20余家,形成以八美镇、道孚县城、玉科镇为核心的特色咖啡聚落,仅咖啡业年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村咖+”正丰富和重塑乡村旅游新体验。
一杯咖啡的就业圈:
从导游到“咖啡师”
出演过鬼吹灯系列之《昆仑神宫》男2号的道孚籍藏族演员索郎尼玛,2021年与3位好友返乡打造了喜马拉雅电影咖啡馆,并逐步拓展特色民宿、藏餐等产业,别院民宿的老板泽绒降措就是其中一员。
“现在,通过线上点单、熟客回顾等,每月能挣1万多”。
在外打拼多年的泽绒降措返回家乡改造老旧房屋,经营“咖啡+民宿+餐吧”,从1套民宿发展到3套民宿,并示范带动本村5户群众发展乡村旅游。 雪怪咖啡老板登珠扎西的履历也颇具代表性,他从辅警、健身教练、导游到企业运营专员,丰富的职业积累最终转化为返乡创业的动能。他依托自家民居资源,将自家院坝改建为几十平方米的咖啡馆,实现了个人就业的转型。
在央千仓咖啡主营者呷让落日个人建筑事业实现突破后,主动为大学毕业生搭建发展平台,通过共同创业、开通直播等方式创造就业创业机会。
这些创业实践的背后是乡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生动缩影。道孚县正见证创业者们梦想不断落地生根,一批批特色小店如同格桑花般绽放,不仅为创业者自身开创了事业天地,更以星火之力,为县域就业格局注入可持续的新动能,绘就出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个人奋斗与地域发展共振的活力画卷。
文化融合的新图景: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在玉科草原喝着高原特色咖啡,听着藏族民歌,跟着老师学习唐卡绘画,真是太享受了”成都游客许小梅左手端着咖啡,右手拿着画笔有模有样地给半成品唐卡上着色,赞叹着道孚别样的咖啡体验感。
“我们把道孚鲜牛奶、酥油、青稞、人参果等农特产品融入咖啡制作工艺,研发出酥油拿铁、青稞拿铁、人参果拿铁等‘高原拿铁’。”玉科草原的七美度假屋负责人高耀军在咖啡厅里展示着特色饮品。“我们的咖啡杯都是用道孚黑土陶定制的,游客既能在咖啡厅喝咖啡、参与唐卡、石刻等非遗体验,还能在咖啡屋外看土拨鼠”。(文/图 何晓红 仁青拉姆)